你對 Z 世代的印象是什麼?躺平族、不愛工作?解析年輕人不得已的「精緻窮」,背後存在什麼世代困境?

究竟為什麼 Z 世代被與「躺平族」、「及時行樂」畫上等號?年輕人真的不愛工作嗎?

意藍資訊觀察 Dcard 網友發文並發表《從輿情分析看年輕世代價值觀與意向》報告,一探作為數位原住民的年輕世代,是用什麼樣的價值觀、態度及傾向來面對生活與職場。而在《104 職場力》調查中也可發現,逾 7 成的工作者認同「台灣目前職場環境對年輕世代並不友善」,直指「通貨膨脹、低薪、產學落差」都是年輕世代要面臨的巨大挑戰。

觀察一:年輕人不得已的「精緻窮」lifestyle

《從輿情分析看年輕世代價值觀與意向》一張年輕世代開銷與花費話題文字雲顯示「生活品質」、「娛樂」、「數位」「時尚」、「享受」、「精緻窮」等字眼,不難看出 Z 世代的價值觀。


圖片|104 職場力 提供

報告指出:「這一代普遍對生活成本感到焦慮,特別是台北的高伙食費和租金;另一方面卻也同時注重生活品質,熱衷花費在娛樂、運動、學習和旅遊,追求精神和物質的雙重滿足。」

「為何生活成本高昂,年輕世代仍認為消費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手段?進一步剖析發現,年輕一代發現在各方面開銷成本提高的情況下,也就是再如何開源節流,最終也是買不起車與房,不如將目標從外界轉向自我內心富足,因此使得部分年輕世代萌生了精緻窮的生活習慣,以消費滿足心靈。」

同場加映:從「精緻窮」到「乞丐房」:看新世代的集體認同焦慮,你也是其中之一嗎?

Z世代確實是辛苦的一代,不得已的「精緻窮」來自於背後大環境的不友善。日前《104 職場力》發起「您認為目前台灣的就業環境,對年輕人友善嗎?」票選活動,吸引 2300 名以上民眾參與投票,有超過 7 成認為「就業環境對年輕人不友善」,直指「通貨膨脹、低薪、產學落差」都是年輕世代要面臨的巨大挑戰。

儘管台灣的薪資在 10 年間成長 24%,基本工資更是連續 8 年調漲,但是通貨膨脹的速度遠遠超過薪資成長,若無視「通貨膨脹」這個重要的現實因素,當年輕人領著「看似已經因基本工資水漲船高的薪資」時發出「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」的感嘆,就容易被不同世代的工作者形容為「不知足」、「身在福中不知福」、「只想躺平」。

觀察二:Z 世代職涯跑道不設限


圖片|104 職場力 提供

《從輿情分析看年輕世代價值觀與意向》報告指出:「Z 世代大多認為未來發展不應受限於家人的意見、年齡或原本的領域。許多年輕人選擇發展副業或利用下班時間提升自我,提到不一定需要透過換工作來實現職涯發展,反映出年輕世代對職業的開放態度及彈性工作模式的追求。」

104 觀察,近年游於疫情關係,促成數位游牧(Digital Nomad)新型態工作崛起,也提供 Z 世代不一樣的職場新選擇。目前 104 人力銀行上數位游牧工作機會已達 7,500 個,5 年來成長 5 倍,104 人力銀行 IG 公布適合數位游牧的 8 大職務:工程師、自媒體、數位行銷、線上家教、翻譯、剪接師、作家、設計師。這些工作能線上作業,且不會影響工作效率與產出,相當適合不喜受限的 Z 世代。

而挑選數位游牧的國家城市,多為簽證較長、適合旅居的海外地區,例如日本、韓國今年陸續推出數位游牧簽證可停留半年至 1 年,以及當地網速快、治安好、消費低則為三大挑選指標。

同場加映:邊旅行邊工作,「數位游牧」適合你嗎?想擺脫辦公室束縛,先思考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?


圖片|104 職場力 提供

Z 世代突破低薪困境,厚植自身實力很重要

根據 104 人力銀行《2023 職場學習趨勢白皮書》顯示「有證照在手的求職者」被邀約面試數比無證照者提升 35%,過去也曾針對「職場證照」與工作的關連度展開調查,超過 7 成受訪者認為當今職場中「擁有證照」是影響求職、升遷的關鍵因素,甚至高過「學歷」。

同場加映:為什麼新來的同事年紀比我小,職階卻比我高?3 招教你啟動溝通、化比較心態為成長機會!|DEI 永續人才指南

除了增加自己的職場技能、努力擴增自己的工作經驗之外,另一種作法是透過與各大企業的交流,獲得最新求職市場上的工作動態、人才供給、需求技能。在 104 人力銀行「2024 職涯博覽會」活動上,不僅可以與廣達、四零四、緯穎、ETC、CMoney 等多家知名企業 HR 一對一交流、深入了解產業的職務、技能需求,現場還有資深獵才顧問經驗分享、職涯導師的諮詢服務,以及最新「AI 與未來/科技」趨勢論壇、中高齡服務等豐富內容。

在這個職場快速變革的時代,唯有不斷改變、向上挑戰自我,才能幫助自己的職涯迎戰所有困境。